1.【政策法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
2.【政策法规】工信部就《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政策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予以公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3年11月22日前反馈。意见稿指出,工业互联网企业应当按照工业互联网安全定级相关标准规范,结合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应用工业互联网的程度、运营重要系统的程度、掌握重要数据的程度、对行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程度以及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影响后果等要素,开展自主定级。
3.【安全事件】流行密码管理器1Password遭黑客攻击
近日,身份软件巨头Okta的客户支持系统被黑客使用被盗凭证入侵,导致Okta客户上传的Cookie和会话令牌等敏感数据泄露,被攻击者利用入侵客户网络。该事件影响了大约1%的Okta客户群,已经披露的知名客户包括BeyondTrust和Cloudflare,以及流行的密码管理方案1Password。1Password是拥有超过10万家企业用户的流行密码管理平台。1Password披露,在Okta客户支持系统遭到入侵后,它在其Okta实例上检测到可疑活动,但1Password重申没有用户和员工数据被访问。
4.【安全事件】Lockbit拿下波音,称不交赎金将公布敏感数据
美国波音公司(BA.US)表示,正在评估一个疑似与俄罗斯有联系的勒索组织带来的勒索威胁,该勒索组织声称,如果波音公司在11月2日之前不支付相应的赎金,将开始发布一些重要的“敏感数据”。在其勒索网站页面上,Lockbit组织发布了波音公司的倒计时钟表,并声称已经掌握了波音公司大量的敏感材料,其中包括一些机密数据。如果波音公司在截止日期之前未交付赎金,Lockbit将会公布这些数据。令人意外的是,波音并未直接否认Lockbit组织发布的消息,而是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评估这一说法。”Lockbit组织并未明确窃取了多少数据,也没有公布具体勒索多少赎金。
5.【安全事件】乌克兰国安局协助本国黑客入侵俄罗斯“招商银行”
近日,两个乌克兰黑客组织声称,已成功入侵俄罗斯最大的私人银行阿尔法银行(Alfa-Bank,可以类比中国的招商银行)。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KibOrg、NLB两个黑客组织分享了一些截图,内容似乎是阿尔法银行的内部数据库,以及一些俄罗斯个人的详细信息,暗示已经成功入侵。黑客声称,数据库中有超过3000万条记录,包括俄罗斯客户的姓名、出生日期、账户和电话号码。一名乌克兰情报官员匿名表示,该国顶级反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SBU)协助攻击者入侵了阿尔法银行,这增加了黑客组织声明的可信度。
6.【安全事件】印度医疗地震:数据泄露高达 7 TB ,影响 1200 万患者
近日,网络安全研究员发现了一个无密码保护的数据库,其中包含1200多万条记录。这些数据包括敏感的患者数据,如医疗诊断扫描、测试结果和其他医疗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医疗检测结果中包含大量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医生姓名、与健康相关的详细信息,以及患者是在家中接受检测还是在医疗机构接受检测。这些文件属于印度一家医疗诊断公司 Redcliffe Labs。Redcliffe Labs 是印度领先的医疗中心之一,提供3600多种不同的健康和疾病测试。该机构拥有250万用户,在印度220多个城市提供上门检测样本采集服务,并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健康和样本采集中心。
7.【安全技术】12种常见的恶意软件类型与防范建议
自从计算机技术被广泛使用以来,恶意软件就一直以某种形式存在,但其存在的类型在不断发展演变。如今,随着人类社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恶意软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面临的最严重安全威胁之一。为了有效应对恶意软件的威胁,我们需要清晰了解恶意软件的最常见类型及其传播特点,这对遏制和消除它们非常重要。该文收集整理了12种目前最常见的恶意软件类型,并简单分析了这些类型恶意软件的威胁特点和预防策略,包括病毒、勒索软件、无文件恶意软件、木马、键盘记录器、Rootkit(根工具包)、间谍软件、僵尸程序、加密货币劫持、数据擦除器、广告软件、蠕虫。
8.【安全技术】六种最常见的软件供应链攻击
软件供应链攻击已成为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话题,其攻击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防御变得极为困难。该文整理了六种常见软件供应链攻击方法及其典型案例,分别是入侵上游服务器、入侵中间环节发送恶意更新、依赖性混淆攻击、滥用SSL和代码签名证书、针对开发者的CI/CD基础设施、社会工程攻击。